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消失,猛然回首才意识到时光匆匆。今年4月我带着组织赋予的使命和责任、领导的重托与殷切希望,到广州市科技局跟岗,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栽培和同事们的真诚帮助。半年来,风雨兼程,我时刻谨记当初为何而来。在广州——黔南两地组织部门的带领下,我闻风而动、听命而行。在广州市科技局和黔南驻广办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,经风雨、见世面,让我接受严格的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真刀真枪锤炼能力。以“担当、行动、创新、实效”展现作为、不辱使命,从而树立了黔南干部好形象,赢得“好口碑”。这段日子享受过快乐,经历过痛苦,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,让人难以忘怀!
冯发金(前排右一)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调研“前海模式”
在广州,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科技工作者的快节奏生活,就连乘地铁、走斑马线都要争分夺秒,将“中国速度”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生活节奏是我到达岗位收到的一份特别的“见面礼”,虽然也让我有些喘不过气,但“宝剑锋从磨砺出”,慢慢地我被他们对工作的十二分热忱所折服。我临近4旬,已然不再年轻,在科技工作岗位上却依旧是“新人”,因此我常常称自己为“老新人”,以此来鞭策自己,努力前行。作为科技领域“老新人”的我就这样融入到广州工作之中,形成每天早上6点出门,下午7点赶地铁回家,往返于“家——单位”之间,“两点一线”的工作模式。在工作中,我分秒不懈怠,时刻不松劲,一天不耽搁,始终做到踏实做事、凡事尽职、工作到位,真抓实干,不断以高标准、严要求来鞭策自己,激励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前进,我默默地对自己说:“这才是科技工作者该有的样子。”
“一个人如同一只钟表,是以他的行动来确定其价值”。我的周末都是在烈日炎炎里拼搏,在惊涛骇浪中奋进,在魅力广州播种春天的故事,把科技工作付诸行动。我紧紧聚焦广东省TOP10大院大所大平台,经常奔走于广州各区(县)之间,辗转于黔南——广州之间,认真进行考察学习,扎实地开展“敲门式”“阵地式”招商引资,但刚开始的每一次招商谈判都是人走茶凉,每次辗转到深夜却毫无收获,但放弃不是我的风格,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依然处于“战备”状态,只因希望有朝一日用科技造福黔南,兴旺黔南,让黔南人民在这片乐土尽享科技带来的幸福生活!功夫不负有心人,2020年9月,广东省农科院廖明副院长、广州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弓鸿午等一行领导干部带项目、带资金、带人才、带技术、带企业莅临黔南州开展帮扶项目,指导投资工作,这一举措得到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同志的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,好项目大项目不断落地黔南,扎根黔南,引资取得“新成果”,合作迈出“新步伐”。2020年,共计签订科技合同6个,合同投资总额达26.03亿元。
冯发金(右一)带领正邦集团到黔南进行生猪养殖项目选址
我跟岗锻炼半年来,领导、同事的热情招待,让一个独在异乡的“异客”在广州这片亲切地土地爱上了“科技”,让一条丑陋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,留下了一批成果,做成了一批实事,在异乡留下一丝“足迹”。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,我的政治站位更高了、动力更强了、底盘更稳了、燃料更足了、知识更新了。在新的起点上,我将这次挂职锻炼的经历作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加以收藏,把所学、所看、所思、所悟转化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。永葆“闯”的精神,“创”的劲头,“干”的作风,力争过了一山再登一峰,跨过一沟再越一壑,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,奋力谱写“醉美黔南”新篇章!